男子搶注妻子家族飯館商標,離婚后還告前岳父侵權
“梯面肥婆”
20世紀90年代初,在廣州的街頭李某夫婦開了一家名為“梯面肥婆”的燒臘飯館。經過李某一家長期的潛心鉆研與經營,得到了許多食客的認可。2013年,當地政府向李某頒發十大特色農家菜獎牌。“梯面肥婆”的生意也因此蒸蒸日上,在當地頗具知名度。
2002年,王某與李某女兒結婚,并進入李某的飯館學習燒臘技藝,十多年間,王某也漸漸學到了李某夫婦研發的燒臘制作技藝,并在2015年以自己為注冊商標權利人,申請注冊“梯面肥婆”商標。2018年,王某與李某女兒離婚。不久之后,李某一家收到了法院的傳票,原來是王某將他們告上了法庭。
王某認為:自商標注冊之日起,“梯面肥婆”這個品牌就歸他所有,李某一家未經他的許可使用該商標,就是侵權。要求飯店立即停止使用“梯面肥婆”這一商標,并賠償他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李某一家指出:“梯面肥婆”這個名字是他們一家人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成果,早在王某注冊之前,就已經在當地擁有了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為了證明“梯面肥婆”的在先使用權,李某一家拿出了多年來經營燒臘店的各種證據。他們展示了從1993年開店以來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大量的顧客消費憑證,上面清晰地顯示著“梯面肥婆”的名字,這些證件見證了燒臘店的發展歷程,是他們在先使用該商標的有力證明。
更重要的是,李某一家拿出了2013年當地政府頒發的十大特色農家菜獎牌,這一榮譽是對“梯面肥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官方認可,具有極高的證明力。
法院認定李某一家使用“梯面肥婆”商標的時間遠遠早于王某申請注冊的時間,且該商標經過李某一家多年的持續經營和使用,已經在當地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李某一家在經營過程中,始終在原有的商品或服務范圍內使用該商標,不存在侵權行為。而王某明知李某一家在先使用“梯面肥婆”商標,卻惡意搶注,其行為明顯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屬于權利濫用。
最終法院依法作出判決,駁回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這起糾紛也給廣大商家敲響了警鐘,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增強商標保護意識,及時進行商標注冊,將自己的品牌置于法律的保護傘之下。不要等到遭遇了侵權糾紛,才意識到商標保護的重要性,否則,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還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嚴重的損害。



陜公網安備 610103020002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