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那些事兒:企業避坑指南與維權攻略
導讀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戰場,商標宛如企業的盾牌與利劍,既能守護品牌價值,又能助力開拓市場。然而,許多企業在商標這條路上,遭遇了不少坎坷。剛想出的好名字,卻發現早已被他人搶注,甚至還可能被倒打一耙,陷入訴訟泥沼。今天,就讓我們從真實判例出發,深入探討商標注冊前如何查詢、注冊時要避開哪些陷阱、注冊后怎樣防止他人 “蹭名氣”,以及面對侵權又該如何應對。
嘿,各位企業主們!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超棒的品牌名,滿心歡喜準備注冊,結果發現早就被別人搶注了商標,甚至還可能遭到對方起訴,簡直欲哭無淚!商標這件事,對企業發展那可是至關重要。今天,咱們就結合真實案例,來嘮嘮商標注冊前怎么查、注冊時有啥坑、注冊后咋防止別人 “蹭名氣”,還有遇到侵權該咋應對。
商標注冊的第一步,可不是忙著注冊,而是要先查查這商標有沒有被別人注冊了。不過這里面有兩個注意點:
首先,數據會有滯后性。從申請商標到能在系統里查到,大概得 1 - 2個月。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新申請的商標,你在查詢的時候是看不到的,就像有個時間差的小陷阱。其次,圖形查詢有點難度。它得通過編碼來查,不是那么容易上手。要是你搞不定,不妨用第三方工具,或者找專業機構幫忙。
(2023)粵 73 民終 614 號案子里,法院最后認定某醫療公司主張的商標,雖然字母看著有點像,但排列組合和整體圖形差別挺大,不算是近似商標。這就告訴咱們,判斷商標是不是近似,“整體感官差異” 可是個重要標準。
一、商標查詢:別憑直覺,動手查詢才靠譜
真實案例有話說
二、注冊商標:小心這四個大坑
之前有人搶注 “火神山”“雷神山” 這些詞當商標,最后被駁回了,法院判定這就是惡意注冊,想碰瓷撈好處。
法律依據得知道
這種行為違反了《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第五條,還有《商標法》第三十二條。
- 顯著性不足被駁回要是用 “新鮮果汁”“潔凈空氣” 這種直接描述商品或服務特點的詞去注冊商標,十有八九會因為缺乏顯著性被駁回。
注冊小提示
盡量別用行業里大家都在用的通用詞。
優先選那種自己造出來的詞(像 “KODAK”),或者能暗示產品特點的詞(比如 “飄柔”)。可以把圖形和文字結合起來注冊,這樣能讓商標更容易被認出來。
- 名字帶禁區詞匯注冊難像 “XX 省中心”“紅十字” 這類名稱,都在商標禁用條款范圍內,一申請就會被駁回。
案例對比要明白
“鳳凰” 因為有神話寓意,所以能注冊;但 “上海中心”“南京新區” 這些就不行,屬于受限類別。
- 和他人在先字號沖突惹麻煩要是對方公司名字和你申請的商標很像,也可能構成侵權。
真實案例敲警鐘
在(2013)鄂武漢中知初字第 00001 號案里,原告某食品公司就因為被告用了相似的字號做宣傳,被法院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最后被告得停止使用。
三、商標注冊后:筑牢防線,防止被 “蹭熱度”
- 防御性注冊很關鍵好多企業沒注冊 35 類廣告類商標,結果自家品牌被別的電商搶注了,用來開網店,自己的產品反而被下架。
給您的建議
主商標要和 35 類,還有上下游相關類別一起注冊,全方位保護商標。
要是有海外業務,早點通過 “馬德里體系” 布局海外商標。
- 留好使用證據防 “撤三”商標注冊后,如果連續三年都沒好好使用,別人就能申請 “撤銷三年未使用”,把你的商標拿走。
真實案例來借鑒
在(2024)滬 0104 民初 14194 號案中,原告因為保留了發票、物流單、廣告資料這些完整的證據,成功維護了自己的商標權益。
- 使用不當有風險要是你注冊的是 “圖形 + 文字” 組合商標,可實際宣傳的時候只用到了圖形部分,這也可能導致商標被撤銷。
四、遇到侵權:果斷出手,維護權益
線上平臺快速維權:像淘寶、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都有知識產權投訴通道,在上面投訴效率高,成本還低。
線下行政訴訟雙管齊下:要是侵權情況嚴重,建議一邊向市場監管局舉報,一邊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真實案例做參考
在(2024)魯 0991 民初 1191 號案里,某公司因為在電商平臺賣侵權產品,最后被判停止侵權,還得賠償好幾萬。法院就是采信了原告提供的證據鏈條,依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判定了賠償金額。
企業在商標這件事上,從查詢、注冊到保護和維權,每一步都得小心謹慎。大家一定要多了解相關知識,遵守法律法規,積極保護好自己的商標權益,讓商標成為企業發展的好幫手!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