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小沃熊"與"小熊"商標,深圳中院全額支持馳名商標維權主張
一只微笑小熊的背后,是十余年積累的品牌價值與一場對"搭便車"行為的重拳出擊。2025年8月7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訴中山市小沃熊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小熊"商標在涉案同類商品上構成馳名商標,判令各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小沃熊"、"小妖熊"等侵權企業字號,并全額支持小熊公司500萬元的賠償請求。
這個案子挺有意義的,法院在判決中強調了馳名商標認定的"個案認定、被動認定、按需認定"原則。
小熊電器自 2006 年成立,2010 年注冊商標,其 “小熊” 商標早在 2017 年就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該品牌產品種類豐富,涵蓋 32 類 300 多款產品,并擁有 300 多項國家專利。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一年小熊電器有 17 則開庭公告,其中 8 則為商標侵權糾紛。例如在 2023 年,小熊電器成功讓 “樂眠熊” 商標被宣告無效;去年 9 月,其在佛山贏得類似案子,獲賠 50 萬元。有意思的是,2024 年潮安法院也審理了一起類似案件,某公司使用 “X 小熊”“小熊 X” 等標識,法院認定這些標識的顯著部分仍是 “小熊” 二字,容易造成混淆,從而判定該公司侵權和不正當競爭,需賠償 5 萬元。
法院在判決中明確適用"個案認定、被動認定、按需認定"原則,確認"小熊"商標的馳名商標地位。這一認定成為判決的核心支點,為制止侵權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根據《商標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將他人注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使用并誤導公眾的,構成不正當競爭。本案中,被告不僅在產品標識上使用"小沃熊"、"小妖熊"等高度近似商標,更直接將"小熊"字樣植入企業名稱。這種全方位模仿極易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為侵權企業與小熊電器存在關聯關系。
法院指出,被告作為同業競爭者,理應知曉"小熊"商標的知名度,其行為具有明顯的"搭便車"故意。基于侵權主觀惡意、持續時間及對權利人造成的損害,法院全額支持500萬元賠償訴請,創下同類案件賠償額新高。
商標近似化處理:在"小熊"核心詞匯前后添加"沃"、"妖"等修飾字,形成"小沃熊"、"小妖熊"等混淆性標識。這與2024年潮安法院判決的"X小熊"案手法如出一轍——侵權方通過在"小熊"前后加字制造所謂"新品牌",但顯著識別部分仍為"小熊"二字。
字號寄生行為:將馳名商標直接注冊為企業名稱核心字號。深圳中院特別指出,被告將"小熊"作為企業字號使用,違反《商標法》第五十八條禁止性規定,構成不正當競爭。此類行為在2024年潮州案例中同樣被嚴厲禁止。
混淆性宣傳引導:結合電商平臺店鋪命名、商品關鍵詞植入等方式,強化與正牌企業的虛假關聯性。這與2015年香港"曲奇小熊"餅干內地維權案中,深圳企業盜用"全球TOP10零食"評獎結果進行虛假宣傳的手法相似。
01 關鍵判決:馳名商標認定的三重原則與全額賠償
02 侵權策略解剖:企業字號與商標的"雙軌模仿"
這些策略形成侵權矩陣,系統化攫取正牌商譽,構成對市場秩序的雙重破壞。
03 十年維權路:從佛山馳名商標到全國維權網絡
小熊電器的商標保護實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縮影。早在2017年,"小熊"商標已被行政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佛山地區159件馳名商標中的重要一員。企業自2006年創立起,持續通過產品創新(32類300多款產品)和專利布局(300余項國家專利)夯實品牌根基。
近年其維權行動明顯升級:
-
潮州戰役:2024年1月起訴"X小熊"侵權,法院認定侵權方股東構成共同侵權,判賠5萬元;
-
佛山戰役:2024年9月勝訴卷發棒侵權案,通過馳名商標跨類保護獲賠50萬元;
-
年度數據:據天眼查顯示,近一年小熊電器涉及商標權糾紛的開庭公告達8起,占其總開庭量的近半數。
這種多層次、高頻次維權,展現企業對知識產權從被動保護到主動出擊的戰略轉變。
04 司法風向標:懲罰性賠償震懾"搭便車"行為
本案500萬全額判賠絕非偶然,其背后是司法實踐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深刻變革:
-
認馳門檻精細化:法院嚴格遵循"按需認定"原則,僅在確有必要阻止侵權時啟動馳名商標認定程序。這與佛山中院2024年在卷發棒侵權案中認馳的裁判思路一致。
-
賠償計算嚴厲化:突破法定賠償上限,參考侵權規模、持續時間及權利人市場地位確定高額賠償。相較2024年潮州案5萬元、佛山案50萬元的判賠,本案金額躍升十倍,體現侵權代價與品牌價值正相關的裁判導向。
-
責任主體穿透化:深圳中院雖未在本案判決中披露是否追訴個人,但參照潮州法院2024年判決——直接追究侵權公司股東及商標控制人的共同責任,司法實踐已形成"斬斷侵權鏈條"的治理邏輯。
這些變化呼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懲罰力度的指導意見,顯著提高違法成本。
隨著判決書送達,中山小沃熊等企業被責令立即變更企業名稱,其電商平臺店鋪的"小沃熊電器專營店"等標識將徹底消失。
而小熊電器的維權行動仍在繼續——其法務團隊已鎖定多個省份的類似侵權目標,一場全國范圍的品牌保衛戰正在展開。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