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標集粹三 保護?第一
中國首例涉外商標案“SANTAK(山特)”商標
1990年5月28日,國家工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香港某公司 SANTAK商標注冊不當,并撤銷了該商標注冊。這是我國首例涉外商標案件,展示了我國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形象。
中國葡萄酒商標第一案所涉“解百納”商標
國內多個葡萄酒生產企業認為“解百納”是葡萄酒的原料,也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張裕公司注冊的“解百納”商標。該案涉及到復雜的歷史問題和重大的利益糾紛,最后以調解維持該商標注冊結案。本案的調解解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中國日化商標第一案所涉“奧妮”商標
本案屬侵犯注冊商標專有權糾紛,但由于涉及到商標轉讓、許可等法律問題,涉案各方亦為日化行業著名企業,故引起很大反響。最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相關公司的不侵權抗辯不能成立。
中國第一件馳名商標“同仁堂”商標
1996年8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6號公布《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商標局可以根據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認定和保護馳名商標?!巴侍谩鄙虡笋Y名認定,開啟了我國對馳名商標保護的先河。
中國立體商標第一案所涉商標
就是否構成侵權問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訟爭注冊商標在中國的顯著性較弱,味事達公司僅是使用方形瓶作為外包裝,而不是通過該包裝來識別產品。法院最終駁回了雀巢公司的上訴,本案對于劃定立體商標的保護范圍具有示范意義。
中國“征信服務商標第一案”所涉“21315”商標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被告應停止在其征信平臺上使用“11315”標識,賠償21315征信管理集團損失。表明我國法律對征信業行業環境的維護,也是對征信行業秩序的引導和糾正。
中國電商商標侵權第一案所涉“歌莉婭” 商標
法院判決被告構成侵權,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產品, 并賠償損失。此案對于破解電商侵權取證難、維權繁雜的難題,促進電子商務的繁榮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中國知識產權國際勝訴第一案所涉“SANY”商標
2006年,三一重工在英國將公司的圖形標識和文字“SANY”作為商標申請注冊,戴姆勒公司對三一商標的注冊提出異議。英國倫敦高等法院裁定駁回相關訴訟。這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時積極利用當地法律規定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權益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
中國顏色商標第一案所涉及商標及產品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兩被告停止涉案侵害迪爾公司顏色組合商標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顯示出我國加大了對非傳統商標的保護力度。
中國商標第一案所涉“王老吉”商標
圍繞“王老吉”商標的使用、相關廣告語的使用、“紅罐包裝”的歸屬等問題,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公司進行了一系列訴訟,涉及到諸多重大法律問題,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來源:中華商標協會



陜公網安備 61010302000293號